不为硅谷的F线人投资身份人P人知传奇

彼得·泰尔(Peter Thiel)这个人真有意思。作为PayPal创始人、Facebook早期投资人,这位硅谷大佬同时戴着好几顶帽子: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加密货币狂热爱好者、民主党批评者。但谁能想到,他还藏着个更惊人的身份——FBI线人。
隐秘的线人身份浮出水面
据知情人士透露,2021年夏天,泰尔就开始以"机密人力资源"(CHS)的身份向FBI提供情报。洛杉矶的FBI特工乔纳森·布马专门负责调查政治腐败和外国干预,成了他的联系人。有意思的是,牵线搭桥的居然是泰尔的老搭档查尔斯·约翰逊——这位在极右翼圈子里混迹多年的人物,竟然成了泰尔和FBI之间的"媒人"。
说实话,这种关系挺讽刺的。想想看,泰尔资助的那些政客——比如特朗普、JD·万斯这些人,成天在媒体上把FBI骂得狗血淋头。可他们的金主爸爸却在暗地里给FBI递情报,这剧情简直比美剧《纸牌屋》还魔幻。
线人生活大揭秘
FBI对线人管理可不是闹着玩的。泰尔不仅被分配了专属代号和序列号,每条情报都要经过严格核查。想想也是,毕竟这位大佬掌握的可都是硅谷顶级机密。但讽刺的是,他的情报范围被严格限定在"外国干预"方面,FBI明确告诉他:别汇报你和美国政客的那些事儿。
更耐人寻味的是泰尔的政治立场转变。曾经特朗普竞选团队里的大红人,现在据说要"远离MAGA运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打不过就加入"?要知道,他旗下的Palantir可是靠着联邦政府每年数亿美元的订单吃饭。
利益与背叛的纠葛
这场戏里最精彩的莫过于查尔斯·约翰逊的爆料。这位自称也是FBI线人的"双面间谍",坦言曝光泰尔就是为了报复——因为泰尔没给他的创业公司投资。他甚至还放话说:"我告诉泰尔,要么加入FBI,要么等着被整垮。"这种赤裸裸的利益纠葛,让人不得不感慨,在名利场上,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想想也是,在特朗普被FBI抄家、极右翼人士频频被起诉的当下,像泰尔这样的聪明人,给自己留条后路倒也不难理解。毕竟,在金钱和权力面前,意识形态往往要让位给现实利益。这或许就是美国政治最真实的写照。
相关文章
- 说实话,昨天的行情走得可真够磨人的!就像在玩跷跷板一样,BTC和ETH上上下下就是不给你来个痛快。不过好在我们的策略完美捕捉了这波区间震荡的机会,跟着文章操作的朋友应该都尝到了甜头。市场现状: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最近的市场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的跳房子游戏——总是在那几个格子里来回蹦跶。日线图上那根小阳线就像是个调皮的孩子,明明看着要往上冲,转身又回来了。技术指标也是自相矛盾,MACD死叉在那挂着,可...2025-09-15
- 说来有趣,在这个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最深刻的教训反而是那句老话——"知足常乐"。记得2018年那次大行情,我就是因为贪心不足,最后把本该稳赚的交易变成了亏损。市场就像个充满诱惑的美女,但不是每个机会都适合你,强求反而容易受伤。当前市场走势观察这个周末比特币走得真是磨人,像个赖床的孩子一样懒洋洋的。周六最高摸到26580美元后就开始耍脾气,一路扭扭捏捏地下滑到26350美元附近。现在倒好,像个耍赖皮...2025-09-15
- 最近这段时间,加密市场的表现真是让人捏把汗。作为老玩家,我看到大饼在380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反复折腾,就像个犹豫不决的跳高运动员,每次起跳都差那么一口气。这种久攻不破的局面,往往预示着趋势的转变。说实话,现在的盘面让我想起了去年9月的行情。当时也是类似的走势——尝试突破失败后,价格先是快速下挫,然后来个假惺惺的反弹,最后原形毕露继续下行。这种"先跌-反弹-再跌"的套路,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多头陷...2025-09-15
- 作为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最近比特币的走势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就在大家以为要进入调整期的时候,多头突然发力,一口气把价格推到了38000美元,距离4万大关仅一步之遥。这让我不禁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市场也是一片悲观,谁能想到现在能有这般光景。全球加密市场热点速览菲律宾zf这次的动作相当有意思。记得去年他们还在对加密货币持观望态度,现在却要发行代币化国债了,而且一出手就是1.79亿美元的规模。这让...2025-09-15
- 说来有趣,股市和币圈这对冤家,从前互看不顺眼,如今却突然打得火热。记得2018年那会儿,我在华尔街的几个老同事谈起加密货币就直摇头,能忍住不说"骗子"两个字就算是给面子了。而币圈那帮人呢?更是把传统金融骂得体无完肤,动不动就说"华尔街迟早要被区块链革命"。一场突如其来的"闪婚"谁能想到,2024年这两拨人居然"闪婚"了。这种结合生出来的孩子,我们暂且叫它"币股"。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把加密货币装进资...2025-09-15
Optimistic Rollup的独特魅力:为什么我依然坚定选择它
作为Arbitrum团队的一员,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Optimistic Rollup而不是ZK Rollup?"让我来分享一些掏心窝子的看法。务实选择:技术决策需要回归本质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我始终相信技术决策应该基于实际需求。就像我们不会因为喜欢跑车就开着它去越野一样,技术选择也需要因地制宜。两年前我回答过这个问题,但今天我想用更生活化的方式重新阐述。记得去年我们团队讨论技术...2025-09-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