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另类m的明的越聪教父思考什么人越容易创业成功
前几天看到Paul Graham的新文章,这位Y Combinator创始人果然又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洞见。他提出的"超线性回报"概念,彻底颠覆了我们传统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认知。
线性思维:一个美丽的谎言
记得小时候老师总说:"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这种线性思维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根深蒂固,但现实世界却残酷得多。Paul犀利地指出,如果你的产品只是比竞争对手好一点点,结果往往不是多获得一点市场份额,而是可能根本卖不出去。
这让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叫《10倍比2倍更容易》的书。书中观点与Paul不谋而合:2倍增长需要线性努力,而10倍增长往往只需要更聪明的工作方式。就像我认识的几个独立开发者,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创业过程,几乎零成本就获得了首批忠实用户。
指数增长的魔力
Paul深入分析了超线性回报的两大来源:指数增长和阈值效应。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细菌培养——一旦开始繁殖,数量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创业公司也是如此,少数实现高速增长的企业往往会获得不成比例的回报。
YC在指导创业者时有个有趣的做法:不看绝对数字,只看增长率。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着深刻智慧。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连续创业者说的:"创业早期最关键的不是收入数字,而是增长速度的斜率。"
赢家通吃的残酷现实
在体育比赛中,冠军和亚军之间的差距可能微乎其微,但回报却天差地别。这种现象在商业世界中同样存在,Paul称之为"阈值效应"。比如在投资领域,大多数人都看好的股票反而很难赚钱,只有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才能带来超额收益。
这种效应在知识领域尤为明显。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的贡献,往往超过了同时代所有人的总和。这不禁让我思考:在这个时代,我们是否过于追求平均,而忽视了突破性的创新?
个人化时代的机遇
Paul特别强调,今时不同往日。50年前要实现大事业必须依托大机构,但现在独立创作者也能获得惊人成就。这让我想起最近爆红的几个个人开发者和作家,他们完全跳过了传统渠道,直接通过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但Paul也提醒,超线性回报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组织内发展可能更稳妥。只有那些确信自己与众不同,或者愿意承担风险的年轻人,才应该全力追求这种指数级增长的机会。
给创业者的实战建议
Paul给出了几条极其实用的建议:
1. 从小处着手:硅谷的"做不可规模化的事情"原则,强调通过服务小群体建立口碑
2. 保持学习状态:指数增长往往与持续学习密不可分
3. 追随好奇心:不要被职业主义束缚,让兴趣指引方向
4. 敢于冒险:适度的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成本
最后,Paul的金句直击心灵:"不要把工作等同于职位"。在这个时代,我们真正的工作应该是那些能够带走的思考和创造,而不是某个具体的职位头衔。
(责任编辑:方案)
-
朋友们,你们看到了吗?凌晨这波行情简直漂亮得让人拍大腿!作为一个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说这次下跌完全在预期之中。记得昨晚还在群里提醒大家:技术指标已经发出明确信号,市场就要变天了。精准预测带来丰厚回报以太坊30个点的利润,比特币500点的收益,两单加起来足足8700美元!这种行情一年也就那么几次,能抓住的都是有准备的人。我特别为那些跟单的朋友感到高兴,你们的信任没有白费。说实话,在加密... ...[详细]
-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我对Gavin Wood博士最近的专访感触颇深。这位Polkadot创始人打破沉默后的首次深度访谈,展现了他对区块链治理的独特思考。特别是在国库资金使用这个"烫手山芋"问题上,他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国库的使命:花钱的艺术Gavin博士直言不讳地说:"国库不是用来囤积的,而是用来消费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位华尔街老前辈的忠告:"钱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当前... ...[详细]
-
美国司法部最近的动作着实耐人寻味。他们竟然要求法官在判决前禁止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返回阿联酋,这事儿在加密圈炸开了锅。要知道,这位币安大佬刚交完1.75亿美元的保释金,本以为能回家过个安稳年,没想到美国检察官直接来了这一出。我仔细看了文件,发现他们最担心的是赵长鹏可能会"一去不复返",毕竟阿联酋和美国之间可没有引渡条约。这不禁让我想起当年法国阿尔斯通的高管皮耶鲁齐的遭遇,看来美国在打击企业高管方面是一... ...[详细]
-
说实话,看到币安被罚43亿美元的消息时,我反倒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就像我们这些老韭菜私下常说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记得去年在新加坡参加行业峰会时,就听几个机构朋友私下讨论过币安的合规问题,没想到靴子落地得这么突然。市场为何如此淡定?有意思的是,这次"地震"似乎只震动了行业内部,市场反应出奇地平静。我有个做量化交易的朋友开玩笑说:"这就像看一部剧透了的悬疑片,连结局都猜到了,哪还有什么惊喜?"... ...[详细]
-
最近圈内传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就是知名加密货币分析师"The Flow Horse"(圈内人称Cantering Clark)的一番预测。这位拥有18万粉丝的大V放话:今年加密市场可能会迎来2019年式的大行情。作为一个经历过几个牛熊周期的老韭菜,我觉得这个判断确实值得玩味。历史会重演?2019年的启示记得2019年那个特殊时期吗?当时市场刚从2018年的寒冬中缓过劲来,DeFi项目开始崭露头角。... ...[详细]
-
昨夜今晨的加密市场热闹非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值得玩味的行业动态。CZ的回家之战这位币安前掌门人的律师团队正在和美国司法部"掰手腕",双方围绕CZ能否返回阿联酋的拉锯战愈演愈烈。说实话,这场官司让我想起当年门罗币创始人与FBI的较量——监管与加密世界的边界在哪里?这个问题似乎永远没有标准答案。Blast狂飙突进Blur创始人Pacman的Layer2项目Blast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短短时间内TV... ...[详细]
-
说实话,最近几年新媒体市场的变革速度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广州曼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次真的玩出了新花样。重新定义新媒体赛道的玩家记得去年在深圳的一场数字营销峰会上,我就注意到这家公司的与众不同。他们的云智联 • 华众造金平台不是简单地跟风玩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新媒体变现的痛点。就拿我一个做TikTok电商的朋友来说,之前为了跨境结算和流量变现愁白了... ...[详细]
-
最近在加密圈里,铭文代币又掀起了一股投资热潮。这让我想起2021年的动物园币狂潮,当时满屏的狗狗币、柴犬币让人眼花缭乱。说实话,看着一个个新冒出来的铭文项目,我这种老韭菜都有点应接不暇了。市场情绪是投资的风向标投资铭文代币,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读懂市场情绪。我在Twitter上关注了几个加密大V,他们经常分享一些有趣的观察。比如当某个铭文项目的讨论量突然暴增,这可能就是个进场信号。不过要提醒大家,千万... ...[详细]
-
昨天这行情可真是够折腾的!以太坊像个坐过山车的小朋友,早上测试4300美元支撑时我都捏了把冷汗,结果它愣是挺住了,晃晃悠悠往上爬,今早最高冲到4630美元才停下来喘口气。现在4540美元这个位置,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让人实在拿不定主意。比特币那边也不消停,从108600美元的低谷反弹,最高摸到112300美元后也开始回落。说起来,昨天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先看反弹,重点关注4485-4515这个压力区间。... ...[详细]
-
各位商业同仁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最近几年,元宇宙这个词从科幻小说里跳到了我们眼前,现在又正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商业世界的游戏规则。作为深耕经济领域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12月5日在杭州举行的这场盛会,很可能会成为商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一场思想碰撞的饕餮盛宴记得去年参加浙商年会时,元宇宙还只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短短一年间,这个概念已经从"未来时"变成了"现在进行时"。今年的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