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的回调是美金还是以太机遇坊
8月14日这一天,相信很多以太坊投资者都记忆犹新。就在大家翘首以盼突破4870美元历史新高时,行情却突然急转直下,给市场来了个措手不及。短短一周内,价格从4790美元的高位一路跌到4060美元,跌幅超过15%,16亿美元的多头头寸被强行平仓。这种走势,简直就像是在告诉那些准备庆祝新高的人:"别高兴得太早"。
说实话,看着这样的行情,我不由得想起四年前类似的一幕。当时也是在这个价格区间,无数投资者被套牢。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这次真的会重蹈覆辙吗?
市场情绪在悄悄变化
通过分析Glassnode的数据,我发现这波调整更多是获利盘回吐导致的。当价格突破4700美元时,已经明显偏离了市场平均成本。这就好比爬山,爬得太快总会需要停下来喘口气。最明显的证据就是质押数据——从8月初到月中,解除质押的以太坊数量从41万激增到91.6万枚,而这些早期投资者的平均成本才2800美元。换做是我,看到翻倍的收益可能也会考虑先落袋为安。
有趣的是,类似的情况在今年3月也发生过。当时指标触及同一水平后,市场确实经历了一波抛售潮。但关键在于,这并不意味着趋势的反转。
为什么我依然看好以太坊
首先,以太坊的市场地位依然稳固。截至8月22日,以太坊合约交易占比高达67%,ETH/BTC汇率表现强劲。这就像是在说:"我仍然是这个市场的主角"。其次,看看全球资本市场的情况就会明白,资金对高成长性资产的追捧从未停歇。
举个例子,标普500的市盈率已经涨到29.51,处于近十年来的高位;而所谓的"AI七巨头"平均市盈率更是达到37。科创50指数更是夸张,164倍的市盈率反映出市场对新兴科技的狂热。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太坊作为区块链领域的核心资产,其估值逻辑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特别是在《GENIUS法案》和"Project Crypto"创新计划的双重推动下,以太坊就像站在了风口上。这让我想起2015年时的亚马逊,当时很多人觉得估值已经很高了,但回头看才发现那只是起点。
财库商业模式的突破
最近MicroStrategy的股价大跌引发了很多讨论,这让我想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比特币财库模式的可持续性。这类企业最大的软肋就是现金流完全依赖外部融资,一旦融资环境收紧,就不得不抛售资产来维持运营。
但以太坊财库公司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通过质押,即便最保守也能获得4%左右的年化收益,这已经接近30年期美债的水平了。如果再灵活配置一些去中心化金融协议,收益还能更高。这种内生造血能力,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
说到这,不得不提木头姐的投资策略。她选择入股Bitmine而不是直接买ETF,这背后其实有很深的税务考量。根据美国税法,基金如果通过ETF投资加密资产,可能会面临诸多税务风险。但直接投资财库公司就能规避这些问题。这就好比买房子时,直接购买和通过REITs购买在税务处理上的差异。
在我看来,以太坊当前的调整更像是牛市中的一次健康回调。当市场逐渐认识到以太坊财库公司的独特优势后,那些被低估的标的终将迎来价值重估。所以,与其担心4800美元会不会成为顶部,不如想想这可能只是新一轮上涨的起点。
(责任编辑:动态)
-
新加坡的9月依旧闷热,但比天气更燥热的,是TOKEN2049会场里Web3从业者们的心情。作为行业老鸟,我参加过不少大会,但今年这场展会上发生的戏剧性转折,着实让我大跌眼镜。从门庭若市到人间蒸发还记得9月11日刚进展馆时,那个占据金沙会展中心4楼黄金位置的JPEX展台。他们可真舍得砸钱啊!巨大的LED屏幕循环播放着宣传片,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派发资料,排队咨询的长龙都快堵住通道了。我当时还在想... ...[详细]
-
最近打开行情软件,看着加密货币市场那如同过山车般的走势,不由得让人感叹:这市场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我注意到最近的波动背后藏着不少故事。市场的情绪罗盘:从恐慌到谨慎乐观记得上个月和几个圈内朋友喝茶时,大家都在讨论通胀数据和高利率带来的压力。那时候市场情绪简直比北京的雾霾天还要阴沉。不过转机说来就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番鸽派表态,就像给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我有个做... ...[详细]
-
朋友们好啊!最近币圈又出幺蛾子了,Bigtime这个项目被曝出可能存在安全漏洞,消息一出直接把币价砸了个底朝天。说实话,我看了下项目方的钱包情况,暂时还没发现大额转出的迹象。要我说啊,这次下跌八成是市场情绪在作祟,散户们一个个慌得不行。市场现状不容乐观LOOM最近的走势简直比白开水还平淡,大户们已经开始悄悄撤退了。眼瞅着这架势,TRB搞不好就是下一个撑不住的山寨币。大资金为了自保都在提前跑路,弄得... ...[详细]
-
最近的市场走势确实让人捉摸不透。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短线追涨的资金似乎越来越力不从心,反倒是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悄悄布局中长期机会。短线狂欢即将落幕?说实话,看着最近这批短线资金的表演,我都替他们捏把汗。上周我碰到一个私募基金经理朋友,他苦笑着跟我说:"现在短线操作越来越难了,就像在刀尖上跳舞。"确实,从成交量来看,高频交易的资金已经显露出疲态。我记得2... ...[详细]
-
当我翻开香港金管局最新发布的稳定币监管文件时,不禁感叹:这帮监管者是真懂行!短短三个月内,他们不仅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还一口气发布了6份配套文件,这种效率在官僚体系中实属罕见。监管体系的"三明治结构"香港这套监管体系设计得相当巧妙,就像个精致的法式三明治:最底层的面包是《稳定币条例》,这是法律基础;中间的配料是两套监管指引,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可执行的细则;最上层的美乃滋则是说明文件,帮助从业者... ...[详细]
-
记得去年有位朋友因为助记词泄露损失了全部以太坊资产吗?这种悲惨故事在币圈屡见不鲜。直到2023年春天,一款名为KeepWallet的MPC钱包横空出世,用黑科技般的密码学技术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告别助记词时代的革命性产品传统钱包就像让你把家门钥匙刻在脑门上——助记词一旦泄露,资产就拱手让人。而KeepWallet采用了GG20协议这个"黑匣子"技术,配合Intel SGX等硬件级防护,把私钥切成碎... ...[详细]
-
最近BitGo收购HeightZero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企业并购,而是反映了金融市场正在发生的一个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财富管理机构开始认真看待加密货币这个"新物种"。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科技领域的观察者,我深切感受到,加密资产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财富管理行业的"加密焦虑症"BitGo这次收购可谓恰到好处。HeightZero提供的投资组合再平衡、税务优化等工具,恰恰是传统财... ...[详细]
-
Avalanche遭遇寒流:2023年第三季度表现不尽如人意
要说今年三季度哪个区块链最"凉凉",Avalanche绝对榜上有名。作为曾经风光无限的L1公链,这三个月的数据简直让人不忍直视。我翻遍了Messari的最新报告,发现情况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活跃度断崖式下跌还记得今年二季度Avalanche日均活跃地址数还能达到24万的辉煌时刻吗?转眼到第三季度,这个数字直接腰斩,跌到了不到10万。59%的跌幅啊朋友们!这可不是什么小幅波动,简直是自由落体。特别是... ...[详细]
-
NFT监管风暴来袭:Stoner Cats 100万美元和解案折射出什么?
今天早上喝咖啡时刷到一则重磅消息:那个搞出"大麻猫"系列NFT的团队,终于向SEC低头了。他们同意支付整整100万美元来和解这场风波,原因简单粗暴——这些看似可爱的卡通猫咪NFT,在监管机构眼里就是赤裸裸的未注册证券。说实话,这个案例给整个NFT市场敲响了警钟,让我想起了去年那些疯狂的日子,当时随便什么项目发个NFT都能圈到钱。监管风暴下的加密市场现状目前加密市场整体呈现小幅震荡。BTC在2650... ...[详细]
-
这一周见证了令人惊讶的现象 - "现货比特币ETF"的谷歌搜索量像坐火箭一样飙升。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这波搜索热潮来得既突然又理所当然。毕竟,能让普罗大众如此疯狂点击搜索框的,往往都是那些即将改变游戏规则的金融创新。五年一遇的搜索高峰预示着什么?数据显示,"现货比特币ETF"的搜索指数即将创下近五年新高,预计本周将达到100的峰值。这让我想起了2021年ProShare... ...[详细]